《元路上》透過不同生命故事,讓大家了解在人生旅途,即使面對不同挑戰,身旁一直有人默默地同行,我們並不孤單。
也希望透過你我他她的智慧,提醒患者與照顧者增加彼此包容、理解,在復元路上互相扶持。從而一起感染大眾,提升認識,和了解精神健康知識,減少對精神疾病的污名化,一同創建共融社會。
從小到大,我都異常害怕面對人群、與陌生人相處和表達自己的感受。費解和沮喪之餘,也為此白白錯失很多機會而不停怪責自己。直至聽見精神科醫生和心理學家的分析,我才意識到自己很大可能從幼稚園前就已經患有「選擇性緘默症」和「社交焦慮症」,是由天生的情緒敏感所導致的。
聽到別人說不開心,可能你會安慰說「睇開啲啦」,但如果從小就受原生家庭影響,日復日累積負面情緒,要看開甚至離開都不是易事。Michael的爸爸是一個精神病患者,在不懂得求助和治療的情況下,病況日差,曾遷怒於他和媽媽,甚或粗暴對待。低落的情緒及生活壓力一直纏繞著Michael,他最終於29歲時爆煲並萌生自殺念頭,幸好驚醒而立即尋求醫生幫助,因而確診患上抑鬱症。這個看似絕望的人生故事,結局卻大反轉!Michael最後選擇寛恕父親所作,更照顧到其終老,他在生活及心態上究竟經歷了什麼?抑鬱症如何影響他?為什麼要強調精神病去污名化好重要?以下他都會一一剖白。
青春是一個充滿活力展望未來,感受生命美好的階段,然而香港青少年求學時受情緒困擾的新聞時有發生。早前衛生署委託港大團隊的一個調查中,隨機訪問3,340名15至24歲青年,結果發現,16.6%受訪者過去一年內曾出現抑鬱、焦慮、躁鬱等任何一種精神疾病病徵,當中更以抑鬱症最為普遍。今次主角秀蘭,在中學時期就患上抑鬱症,更曾嘗試自殺,但今日的她已十年沒有復發,更於利民會擔任朋輩支援員,希望陪伴其他同路人一起走過低谷,她將娓娓道來究竟當初是如何「戰勝」各種問題,利民會臨床心理學家江偉賢博士(Nelson)亦會為大家解構一下面對青少年的情緒問題該如何應對!
攝影:黃寶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