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不願看醫生

發佈日期 2023 年 7 月 7 日

黃姑娘:

我個女佢近排好怪,我真係唔知點算好……佢前排開始有時會自言自語,個陣佢日日ot,我諗應該係升咗職壓力大啦,但最近佢唔單止成日喊,係咁話好驚,覺得有人偷聽我地講野,屋企電話都比佢cut埋,我見佢成個人變哂,又唔食又唔訓,真係好心痛。

我想佢去睇醫生,但佢係都唔肯去,叫我唔好當佢癡線,有時講多兩句,佢就會發脾氣,佢咁大個人我都逼唔到佢。但再咁落去我驚佢唔知會變成點…. 辛辛苦苦養大個女,點解會搞成咁,依家搞到我都殘哂,晚晚都訓唔到,我唯一願望就係佢變返正常,究竟應該點做?

鳳平

=====

鳳平:

相信這一刻的你十分焦急又無助,就醫無疑是控制病情以及能讓家人較放心的方法,當患者不願求醫時,家人彷彿失去所有希望,大家更容易產生衝突。在這種狀態下,我們除了思考如何鼓勵家人就醫之外,其實亦可以思考一下目前的關係是否需要調整。

1.了解患者不就醫的原因
很多人一聽到精神病,就會覺得就醫是理所當然,但在當事人角度,就醫往往象徵著從此要踏上截然不同的人生,心中定有很多掙扎,路上不乏「指點」別人的聲音,那這刻作為在他身邊的人有何區別呢?最重要的你能讓患者感到不用孤獨地面對這個難關,陪伴、理解足以讓人長出面對難關的力量。

親友可以用尊重的態度,了解患者不想就醫的原因,有患者可能不想服藥,擔心副作用,亦可能對醫療程序不了解、擔心經濟負擔等,另外不少患者可能抗拒被診斷出精神病。精神病在社會中常被污名化,被貼上各種負面標籤,結果甚至復元人士亦會自我污名化。根據Mind HK在2021年進行的調查,59%曾被診斷精神疾病的受訪者不曾向任何人透露自己的情況,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因為害怕被歧視,佔43%。

污名化暗示了權力的高低,以及「你們」、「我們」的區隔,因此作為親友,記得要用尊重的態度與復元人士相處,讓他們感到自己的想法被重視,才能進一步打開討論空間,嘗試找到方法減輕他的困擾,例如一起了解醫療程序、如何減輕藥物副作用等。

2.協助患者提高病悉感
復元人士在患病初期往往缺乏病悉感,但直接指患者有病往往只會引起反彈,親友可以以關心的形式說出你的觀察,例如「我見你依排都訓得唔好,你日頭返工係咪好辛苦?」,「啲聲好似搞到你成日慌失失咁,好耐都冇見過你放鬆嘅樣」,這些描述有助引導患者慢慢思考自己目前的狀態,親友可以知道他們目前感到最不舒服的地方是甚麼,不想讓病徵阻礙自己達成的事,這些都是推動他們開展治療的動機。

3.聚焦在減輕症狀
親友與患者談到就醫時,可能會把焦點放在會否確診精神病上,如果發現患者對此十分敏感,親友亦可以把就醫焦點放在減輕症狀上,例如失眠、食慾不振,減輕這些症狀可幫助他們維持日常生活,亦讓他們減輕心中求醫這個過程的負擔感。

4.緊急時求助
大部份的患者在症狀困擾下會慢慢產生尋求幫助的念頭,這段等待的或長或短,症狀有可能因受突發事件刺激而急速惡化,當親友發現復元人士有傷害他人或自己的行為,如溝通不果,家人便需考慮報警,得以先制止患者的行為,由急症室醫生診斷是否需轉介到精神科,再由精神科醫生判斷是否需留院治療。如啟動留院機制,親友應協助患者與醫生溝通,讓他知道要面對怎樣的治療,有何選擇權,家屬探望的次數等。

5.探討其他舒緩情緒方式
如患者現時未有傷害自己、傷害他人的念頭,親友亦未必要一直糾結於是否就醫,可與她探討以其他方式來幫助自己,如靜觀練習、藝術治療、動物治療、情緒支援熱線等

親友的愛是讓患者走在復元路上非常重要的力量,不過這條路並不好走,即使照顧者會感到慌亂、憤怒、煩厭,亦毋須自責,不要忘了 #照顧自己,請給自己和患者多一點時間,摸索出你們的 #溝通方法。

黃姑娘

留低你的心聲或筆記

登入或成為會員,將開通筆記功能留下你的心聲。

更多文章

【講座重溫】與精神科醫生對談 – 拆解情緒病

利民會《愛家聯盟》計劃邀請了不同嘉賓為大家剖析不同精神健康議題。 上次講座,由具有50年行醫經驗的精神科醫生陳嘉璐與社工陳學敏姑娘一同解開了關於思覺失調/精神分裂的一些誤解及迷思。今次講座,聽眾反應更為熱烈,內容除了簡介情緒病,更由聽眾提出網絡上未必容易搜尋到的情緒病問題及迷思,由陳嘉璐醫生即席解答問題及聽眾真實個案裡的疑難。

[HK01專訪] 遺物整理師明泰公開抑鬱症經歷盼去污名化:抑鬱症可能是善良的病

遺物整理師明泰近年在社交平台分享自身清理凶宅、整理先人遺物的過程及故事,更開設社企「人生事 Lives Are」推廣生死教育,近年他眼見不少社會事件及新聞底下都出現對精神病患者「惡言」、誤解等的留言,決定於社交平台分享自身抑鬱症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