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學走路─靜觀與那些日常小事

發佈日期 2024 年 5 月 15 日

你知道腳踩在地面上的感覺嗎?這個問題聽起來可能有點莫名奇妙但你真的知道由腳掌到腳踭盛載著身體重量,碰到地面再離開的感覺嗎呼吸、走路、吃飯,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事,因此這些時候人通常都會開啟自動導航模式,肢體在動,思緒已飄到過去、未來上次我們談到覺察身體接近自己這次讓我們重新學習那些習以為常的動作在每一個瞬間感受當下的自己 

 

 

靜觀(mindfulness)是由佛教禪修的概念演變而來的,其後被靜觀療法創辦人Jon Kabat-Zinn推廣至現代社會,正念指我們有意識地將注意力放於當下,覺察每一刻身心的經驗,允許、接納,而不給予評價這個態度是需要練習的,練習帶著靜觀去做一些在日常中往往已經失去意識的事如行走、進食、呼吸但筆者聽過不少人表示覺得靜觀沒有用,因為自己仍不斷分心所以作出靜觀不能令自己平靜下來的結論但這樣去理解正念其實可說是捉錯用神因為靜觀不是目標導向,並不是為了達到某個境界,如平靜、不分心重點是過程」:當各種想法出現時,我們看到了,不再無意識地視為理所當然我們一次又一次選擇把自己的注意力拉回來這個過程周而復始,雜念雖不會消失,但我們愈來愈熟習覺察、拉回當下所以換句話說,反而因為雜念仍會不時冒出來這個過程才有意義 

 

以下是靜觀行走的一些做法,大家亦可以嘗試一下。 

  1. 請將你的注意力放在腳掌,然後去到小腿,感受重心的改變你的身體是如何保持平衡你的肌肉如何互相配合、改變的呢? 
  2. 請感受空氣從鼻腔、氣管、肺部流動的過程你的呼吸是如何與腳步配合的呢? 
  3. 在行走的過程中,你的五感感受到甚麼?這刻你聽到甚麼?空氣中有甚麼味道? 

 

如果你覺察自己分心了,正如上面所言,這一點也不要緊,因為這正是練習靜觀的精華所在,你可以對自己說下一步再回到當下。靜觀行走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由睡房到客廳,由座位走到電梯門都已經可以是一趟正念練習當然也可以挪出一個專屬的時間,到一個新的地方走走,感受自己與這個環境的一切互動

 

當我開始專注在自己的步伐上,我才發現原本我行路的速度很快,當開始專注於雙腳,我的行走速度馬上變慢了,路上的階磚凹凸不平,每走一步,我的腳掌上不同的位置輪流觸碰到凸起的磚頭,一個想法冒了出來,我要到前面的便利店買樣東西,當我發現自己的專注力轉移了,我再把自己的注意力帶回腳上。走着走着,我發現我的左腳掌每次踏前,再壓在地面的時候,側邊的腳筋都會感到有些疼痛;我把專注力轉移到上半身,雙手的擺動變得有點不自然,我發現自己的肩膀是僵硬的,於是我嘗試放鬆肩膀,雙手慢慢也放鬆起來。原本我通常都會在走路時想著大大小小的待辦事項,忙著在腦中把它們分前後次序在這趟五分鐘的正念練習中我有了五分鐘不是為了做事而活著的感覺,我發現,原來即使還有一堆事要做,但我亦有能力暫時放下想像做事帶來的煩躁感 

 

如果你剛開始靜觀練習,或希望有更明確的指引讓你更有安全感,你可以參考以下影片讓臨床心理學家何欣容姑娘帶領下,為你聲音導航全心全意體驗和覺察身體各部位在步行中的狀態和感受,享受寧靜和平和的心境。靜觀步行適合在家中或戶外進行,在日常生活中即使只是抽出幾分鐘,也可以給自己的身心一個短暫的休息,長期練習更有助改善情緒管理和集中力。 

**利民會「即時通」的熱線服務已於20231227日零時零分正式停止營運。感謝各位過去一直的支持。如面對精神健康上的困擾,請致電「情緒通」精神健康支援熱線18111 求助。 

 

若果想了解更多靜觀步行如何幫助你感低焦慮感可參考臨床心理學家黃詠詩與大家分享日常活動中拉近自己和當下的距離,重新連結身心體驗真正的放鬆。 

**利民會「即時通」的熱線服務已於20231227日零時零分正式停止營運。感謝各位過去一直的支持。如面對精神健康上的困擾,請致電「情緒通」精神健康支援熱線18111 求助。 

留低你的心聲或筆記

登入或成為會員,將開通筆記功能留下你的心聲。

更多文章

芳香療法:讓情緒得到呵護,重拾內心的平靜 (一)

最近,心中有些不舒服的事情,可總有些情緒卡在喉嚨,既吐不出又吞不下,讓人倍感鬱悶。這時,我拿出了上個月在由布院旅行時購入的自調香薰油,將幾滴滴在手腕的脈搏上,輕輕吸聞,瞬間感覺心情轉變。

我想你知道第一集 – me time篇

每個人都需要「Me Time」來調適身心。 因此,《元路上》感恩大使小白建議我們,有需要時,可以坦誠地向他人表達需要預留一些時間和空間給自己,放下一切,讓緊張的心情得以喘息,釋放來自壓力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