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重溫 – 內容重點節錄] 元路上學堂 – 了解是復元的第一步 淺談兒童及青少年精神與情緒問題

發佈日期 2024 年 2 月 22 日

講座內容筆錄重溫

講座主題: 了解是復元的第一步 – 淺談兒童及青少年精神與情緒問題

講者: 江偉賢博士(Nelson)

引言

所謂「知易行難」,教養孩子是一種修行。

Nelson再三強調對每一位父母為子女的付出表示尊重,若在閱讀此文時發現自己曾在教養孩子時誤觸雷區,切勿感到自責。反而要學習「水滴石穿」的道理,改變是由一點一滴,細微地一小步一小步進行。

推廣教養孩子相關議題是重要的

在眾多不同心理學主題,Nelson最著重的是與教養孩子有關的議題。原因是他發現大部分患上不同精神疾病,如抑鬱症等的案主,很多時童年時已開始有「童年陰影」的經歷;或是在成長過程缺失了一些重要元素。而這些經歷很多時都一直影響案主至成長後的生活。

 

Nelson相信大部份家長是愛孩子的;只是有些時候,家長用錯了教育方法而令效果事與願違。比如說︰上一代的父母抱著「打者愛也、愛者多打幾下」的心態,經常以體罰形式教養孩子,致使很多新手父母,也在不知不覺間,沿用父母教養方式來教育自己的孩子。但隨着時代發展,我們也學習到體罰孩子帶來的壞處。所以他深信改變是應由培養家長正確心態,用合適的方法教養孩子著手。

 

 

你想子女將來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大部分家長都希望子女日後生活能夠過得好。在子女成年以前,父母有接近20年的時間可以將重要的元素傳遞給他們。

 

你現在做的,是否在帶領子女指向以上的目標進發?

如同由海邊游泳(教育方式)出浮台(目標)一樣,除了自己預設的因素之外,我們也會因風浪而需要改變游泳時的角度;所以適時調整自己游泳(教育方式)的方向對每一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

 

作為父母,你怎樣評價自己?

小時候最討厭的默書計分方法,就是每次只在錯處上扣分。這方法無視了做得好、做得正確的地方。所以,請在檢討自己教養孩子的過程上,除了要留意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也千萬要留意自己做得好的地方,並加以肯定

 

作為父母,你有什麼做得好的地方?

 

現場家長回饋參考:

  • 即使不容易,仍堅持會抽出時間陪伴孩子
  • 尊重孩子的意願或自由
  • 在不斷面對打擊下,依然堅持,從沒有放棄過努力教養孩子

家長面對的壓力

Nelson憶述為女兒餵奶時,她經常嘔奶。當自己向身邊朋友「呻」,他們的回應總是一輪「教育」和「批評」

-「係咁㗎啦!你做得阿爸預咗啦!」

-「係唔係你唔識餵呀?姿勢要好似咁樣㗎喎?」

-「你有冇掃風呀?」,「要掃到「gur」一聲啵?」…

 

原來我們不經意地沿用了傳統的教育模式 –「找錯處」,習慣了回饋時只著重觀察「做得不好」的地方加以提醒和評論,但這樣只會令人在困難之中更加添錯敗感。

 

即使對方原意是重視自己、想幫自己的,有時候「關心」的模式卻增加了對自己的「壓力」,更甚者是感到「被評價做得不好」。不知不覺間,由成為父母開始,就默默地承受很多壓力。 Nelson再三提醒各家長,我們需要清楚知道做得不好的地方;但更重要的,是不要忽略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因為回想自己做得好的點子時,是可以提升自身正面的感覺、讓自己更有能量,更能堅持。

為人父母

父母是一份沒有薪水、沒有假期、沒有收工、沒有病假、要貼錢返工、要主動、能獨立工作、有良好溝通能力、沒有升職加薪、不能也不會辭職的工作。你擔任了這份工作多久?這份工作有福利嗎?

 

回想一下與子女的甜蜜片段,可能是子女為你蓋被、溫馨的一句問候、第一次為你下廚等等,這些甜蜜小片段都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對子女無條件的愛

在過去心理治療的經驗裏,Nelson發現只要當事人在成長階段,從心底裏接收到父母足夠無條件的愛,不論家長的教養模式如何,心理治療的推進就可以如魚得水。

 

怎樣可以讓孩子感受到無條件的愛?

Nelson總結出以下四點:

 

自尊感

孩子能夠學懂尊重自己。若他們自小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尊重,他們就會知道自己是一個值得被尊重的人。

 

自我價值

孩子要在成長中建立自我價值。例如我們在某些地方購物時會不斷殺價;但在日本看到士多啤梨900yen時卻不會講價,主要是因為大家都確信「它」的價值。同樣道理,父母應該協助孩子在成長中經歷不同成功和失敗的事,然後認可自己的價值就算被人挑戰,都不至會貶低自己而迎合他人,也不會過份抬高自己來彰顯價值,真正做到不卑不亢

 

父母需要留意在成長中而未成熟的孩子,仍然處於脆弱的階段,他們很容易被我們不經意的言語、行為打擊,可能會令他們受到重大傷害。如在《年少日記》中,暴龍哥回應兒子的「a cup of water」,冷冷地更改為「a glass of water呀!唔識講唔好學人講啦!」;又或是後來兒子成績未如理想,他直指兒子不配被他打駡。這些都是常見、而錯誤的教育例子。

 

安全感

安全感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可參考Circle of Security的圖解。

每當這個循環能夠完成一次,就代表這個人內在的安全感增加了一點。當孩子建立了「安全」的基礎,他們就會願意去探索外在世界。剛出生的孩子,躺在嬰兒床上,在有你陪伴下,當聽到床邊的鐘聲,他就會轉頭去看,去探索。因他知道在這個過程中,會有你幫助他。看完了鐘(探索完畢),他會回頭看看你,若發現你還是專注、陪伴他,他會學習到探索完,你會歡迎他回來。最後他會建立對你的信任,相信你會保護他、安慰他,也會協助整理感受,這就是循環成功完成了一次。成功完成循環的次數越多,孩子的安全感便越高。這些循環也包括孩子第一次玩滑梯,第一次認識朋友,第一次上學,第一次建立關係,第一次拍拖等等,都是他探索外間世界的例子。

 

在協助子女整理感受和情緒的時候,也是建立關係重要時機。或許很多人都試過,我子女溝通的時候出現以下情景:

「你都唔明白我嘅!」

「有咩唔明呀?你講呀?」

「費事同你講!講你都唔明!」

「咁你唔講我一定唔明㗎!」

於是就演變成為一個爭論的無間地獄。這個情景或問題,通常都會出現於不善於表達的青少年階段。所以如果我們能在小學,甚至幼稚園時期已經開始協助子女整理感受和情緒,這些問題就可以減少和避免。

 

關於安全感建立的另一個重點,就是即使孩子發生了不堪的事,你都能夠讓他感受到,你依然很願意和高興能夠成為他的父母,願意陪伴在他的身邊

 

作為家長,有着一顆愛孩子的心,也要銘記「Always be bigger, stronger, wiser and kind」。若你們在某一刻感到自己超出了負荷,拿出勇氣向外界尋求協助。

 

當以上三點能確立,孩子就自然而然會勇敢地探索世界

怎樣成為「足夠好」的父母 – 與孩子連結

最能夠幫助或使人緩和情緒的就是連結,它比說什麼或給予什麼都更加有效。由於成年人的我們一般比孩子承受力較大,抗逆力較高,我們很容易跌入了思想陷阱,用自己的角度去看「孩子面對的事情」,不小心就偏離了同理心。

 

回想自己「小學雞」時,也是由什麼都不懂慢慢發展到現在,所以要時刻提醒自己對孩子有多一份體諒。

 

兒科醫生Donald Winnicott曾提出,我們只需要成為「足夠好」的父母。有時,要求自己成為追求「完美」的父母反而是不好的。因為完美的要求有時反而是一種剝削、一種慢性毒藥。

 

成長路上,孩子總有機會遇到困難,但他們最需要的,是知道父母會與他同在,與他們一起面對。而當作為父母的我們追求成為「完美」的父母時,我們只會著重幫助他們完成應該要他自己經驗的任務,而忽略了讓他們在跌碰中成長的機會。隨着時間推移,孩子就失去了成長的機會。

在發展階段的層面來說,孩子出生後頭一年,盡量滿足孩子所有的需要和慾望並不會構成溺愛,甚至更有助建構孩子內在被愛的基礎。但在之後的不同成長階段,更有效的做法是陪伴孩子學習獨自面對困難。

如何有效地令孩子勇敢地去探索?

如果現在叫你單腳原地跳10下,相信你會覺得很容易;但如果要求你在天台邊沿位置單腳跳10下,你可能就不敢了。因為你會擔心掉下去會死亡。如果想讓孩子作出嘗試,就要讓孩子知道,不論成敗,你都是必然會支持他,成為他的安全網。只要孩子有這份支持,他便可以不理世界對他的看法,勇敢嘗試。所以做「足夠好」的家長,就是要給孩子進步的空間。

那什麼是「不夠好」的父母?

將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子女的痛苦身上固然是不好的父母。但很多時,我們是抱着愛孩子的心,卻不小心掉進了「不夠好父母」的誤區。以下幾點非常值得留意:

 

  1. 子女肉體或心靈上受傷時,必須表現關愛和保護。例如孩子在學校遭受校園欺凌,我們卻只回應「咁你唔好同佢玩咪得囉」、「點解人哋咁多個唔蝦,就係蝦你嘅啫」,這些無心的回應就是沒有表現關愛的例子。
  2. 忽略子女的感受。
  3. 以自己為中心飾演「好父母」的角色。有時候我們作為父母所做的行為,不一定完全出於愛,有時是出於我們想滿足認知裏「好父母」的角色。這樣做本身是沒有很大問題,但如果比例過高,我們便會欠缺了同理心。

小總結 – 親子關係先行

神經可塑性

神經可塑性是指我們的腦神經是可以再被塑造的。以往大腦神經科學認為人生中只有頭三年可以重新神經但最新的研究已經證實人的一生神經也可以重塑。

 

人腦的運作機制,會續漸將沒有使用的神經迴路切斷,稱為Pruning(修剪)。舉個例子,今時今日由深水埗去銅鑼灣,大家都會搭乘交通工具,沒有人會考慮渡海泳。但假如這個世界沒有了交通工具,我們就會重塑「渡海泳神經迴路,使之成為其中一個可行的選項

回到情緒上,如果我們在成長中未曾感到快樂,我們或許會失去感到快樂的能力;但當我們重新使用這方面的神經元,它們便會被激活,而且也會因為使用得越多,生長越加快,快樂便成為一個可行的選項。同樣以「水滴石穿」的道理來說,只要願意改善,便會逐漸有改變。

為人父母,是一種修行

所謂「知易行難」,很多時候我們面對的情況,雖然明知這樣做不理想,但我們也會被情緒所影響。所以在這作為父母的修行中,我們要定立以下清楚的目標:

管教時扭盡六𡈼,內心卻心如止水

如如不動 了了分明

所謂「如如不動」,就是真正看破一切,心不會隨著情境而變動;如果可以保持這種狀態,我們就能夠做到「了了分明」,即是能夠理解對方的行為和反應,明白他真正的需要,有智慧地、更寬闊地呼應,要建立Circle of Security 的小重點:”Always be bigger, stronger, wiser and kind.” .

 

Nelson在女兒兩歲時,曾經有一次,女兒不斷哭鬧,他如常地抱起安慰她。她卻一巴掌打到Nelson臉上。Nelson溫柔地教導她不應該打父親,卻反而再被她打了另一巴掌。如是者重複好幾次後,女兒的行為牽動了他的情緒,令他的語氣也逐漸變重。那時,女兒突然改變了反應,而開始打自己。在那一刻,Nelson意識到需要從情緒抽身出來,理解女兒意圖並不是攻擊自己而是需要發洩情緒,但因年齡太又不懂如何發洩。他更意識到自己需要教導女兒其他發洩方法。於是他開始安撫她,並解釋「我知道你好唔開心、好委屈,係唔係因為頭先……」用語言幫助她表達內心感受。被理解的女兒由爆發性的哭聲變成委屈的哭聲。之後Nelson再探討解決辦法,「那你現在需要甚麼?」於是女兒開始用手指亂指。「你是不是想要這隻毛公仔?」女兒搖頭,再繼續亂指,最後手指落在Nelson身上。原來她真正的需要—- 是父親的擁抱安慰。

 

這個修行例子提醒我們,我們不能夠要年幼的孩子去承載我們自己的情緒。我們要學習如何放下自己內在(或被激發的)情緒,先去照顧孩子的情緒,之後教導孩子如何照顧我們的情緒。我們要學習先踏出這一步,不容易,所以要修行。

 

當然,我們也要緊記好好善待自己,給予自己足夠的空間和鼓勵。在父母和孩子的相處上,有時也真是不平等的! 就讓我們大人 – 父母先踏出第一步吧!

ATTUNEMENT

在人與人之間相處裏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震頻。兩個人之間找到相同的震頻,才會有說話投機的感覺。若想建立良好人際關係,很多時都需要調節自己的頻率去感受對方的人生。

Misattunement的例子

子女:「Anthony(同學) 又唔睬我啦,我小息叫佢一齊玩,佢又唔理我。」

母親:「係呀?點解你唔試吓同佢玩啲?佢想玩咩嘢呀?你要學習下同朋友相處啦!」

母親的回應批判了孩子。母親在平日已經留意到子女不太懂與朋友相處的方法,所以想趁機教育他,但請留意,這並不是教育的好時機。「價值教育」應該是在彼此都情緒平靜、無問題的時候進行。在出現問題那刻說教就是在「抽水」。當大家不同震頻,同理關係就不能確立

 

兒子:「我都唔鍾意佢玩嗰啲,好無聊。」

可有留意到兒子子女在第一句說話已經顯示了很多情緒,但母親的回答不單未能回應她他的感受。於是在這一句子裏面在反抗,向母親表達走錯路,並不是這一邊。

 

母親:「咁你同其他同學玩囉,如果唔係你做獨家村㗎啦。」

一來,獨家村也是批判的字眼;二來,即使他向兒子提供的意見是可行的,但現在並不是向兒子提供意見的時機。因為母親從一開始都未有處理或照顧到兒子的情緒和感受。

 

兒子:「佢先係獨家村呀,冇人鍾意佢囉。」

兒子依然在提Anthony,這個人才是兒子想說的重點,但母親依然未能聽到重點。

 

母親:「係啦係啦,咁你唔開心啲咩呢。講咁耐你攰啦,快啲瞓啦。」

這句說話的後半部份明顯是想終結話題,而兒子從未表達過自己累,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兒子身上令他的感受更差。同時,母親亦由始至終未有處理或照顧到兒子的情緒和感受。

 

兒子:「我唔攰啊,你都唔明我有幾嬲。」

兒子沒有覺得疲倦,但卻被母親強加這個說法在身上,再加上母親依然沒有回應的情緒,便兒子更加激動,同時更直接地說出自己的內在需要︰「被明白」

 

母親:「咁小事就嬲,男仔要有啲器量㗎嘛,仲喺度發我脾氣。」

 這個情況下,母親甚至開始指責兒子,令整個對話開始變成爭吵,甚至乎是沒有意義的廢話。長此下去令關係變差。

 

原來「你都唔明我嘅」是這樣出現的。但孩子們往往未有能力清晰去表達所發生的事情和自己的情緒、感受。想像如果孩子能夠用以下方式表達那麼一切是不是非常容易明白呢?

「我小息嘅時候,叫Anthony同我玩,但係佢都唔理我,我覺得好難過。我好想同佢玩,其實我當佢係我好好嘅朋友。不過佢冇同我玩,佢自從上次之後就開始疏遠我。我唔知點解,但係我覺得好難過。媽咪你可唔可以安慰下我?」

但正正因為孩子還沒有這樣的表達能力,作為父母更加需要有智慧去理解。我們需要慢慢學習將自己的頻率暫時放下,去聆聽孩子的頻率,才能帶來有效的溝通。

主動聆聽 – Active listening

聆聽本身是被動的,主動聆聽是聽到別人的外之音。能夠預早在對方說話的時候調整好自己的頻率去接受對方的信息是最理想的。不容易,所以我們需要慢慢的練習。

回應錦囊

或許你也有試過,害怕別人講自己的情緒,也許是怕不知道怎樣收尾,也許害怕不知怎樣去處理。其實,當人可以放下防衛,坦誠去分享自己核心內在的情緒,感到安全,而被對方接受的話,他的負面情緒就已經能被處理。當然這個做法能夠更詳細去論述,但今天先停在這簡單的概念。請記得,不用害怕別人講述自己的情緒。因為如果對方的情緒很深,即使你不讓他說也不代表情緒會消失。

在同頻率的對話裏,讓對方分享情緒會比不讓他分享更好。緊記! 不需要建議,只需要讓他分享感受。

  • 嘗試表達,我在這裏、我在聆聽、我並不只是在接收你的內容也在接收你的感受。
  • 嘗試在對方只論述事情的時候,引導對方多講述自己的感受。
  • 避免說「我明呀」,因為這樣說對方只會覺得你又不是我,你又怎會明白我。你可以嘗試用「你咁講,我明多少少……」

江偉賢博士 (Nelson)

利民會 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nelsonkong@richmond.org.hk

若想參考更多溝通技巧,可以參考:

非暴力溝通Podcasts

https://rebound.richmond.org.hk/all-podcasts/

https://rebound.richmond.org.hk/self-help-guide/renvc/

 

照顧者的溝通技巧

https://rebound.richmond.org.hk/supporting-info/about-caregiver/

 

我仲可以做啲咩 ─了解照顧者經歷的四個階段

https://rebound.richmond.org.hk/self-help-guide/%e6%88%91%e4%bb%b2%e5%8f%af%e4%bb%a5%e5%81%9a%e5%95%b2%e5%92%a9-%e4%ba%86%e8%a7%a3%e7%85%a7%e9%a1%a7%e8%80%85%e7%b6%93%e6%ad%b7%e7%9a%84%e5%9b%9b%e5%80%8b%e9%9a%8e%e6%ae%b5/

 

留低你的心聲或筆記

登入或成為會員,將開通筆記功能留下你的心聲。

更多文章

你試過幻聽嗎 ?

幻聽對於一般未有接觸過的人而言,就是並不存在於現實世界,可以「不用理會」。 但對於備受它影響的人卻帶來無比的困擾。 到底什麼事幻聽呢?

驚恐症 SOUL What?

插畫品牌 [Wusoul胡鬚] 創辦人與我們分享他驚恐症的親身經歷,以及在專業人士的協助和自我療癒下如何在復元路上接受「恐懼」並讓其在生活中共存。同時,他也會分享一些日常舒緩情緒的方法。

失眠與安全感-三個睡前練習

與人傾訴失眠之苦,可能經常會得一個回應: 「你放鬆啲啦!」這句話是重點,但同時也是「廢話」 ,如果可以放鬆,那早就放鬆了。好吧,承認我們不能隨心所欲地放鬆,但明明已經累積了一天的疲憊,到底為甚麼我們不能放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