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療癒系列」- 元朗公園

踏上了攝影的這條路後,總喜歡手持相機到有趣的社區進行「體驗式」攝影。這次發現了一個在居住區的好地方—「元朗公園」。雖說是假日,但整體而言,有種意外的驚喜,想不到在居住區內也有一大片規劃良好,風景優美的公園。

 

一大片的草地上連著另一片草地,三三兩兩的人群鋪著野餐墊,曬著午後有些微燙的陽光,吹著絲絲涼風,倒也不覺得燥熱難耐。綠蔭草地聚集了不少放假的共菲傭姐姐,也許是日常的工作上遇到了煩心事,她們總是喜歡一群一群,似有若無的聚集在一起,長談闊論,享受獨屬於她們的休閒假期。這也未嘗不是一個假日的舒壓良方。

 

 

我特別喜歡觀察和拍攝小朋友和老人,感覺一個是純真地邁向成長,另一者則是逆向地純真享受。感覺人生在邁入某個階段開始,就會不斷的開始感覺到迷惘和無助,很多問題和責任都處於「塞渠」,常常停滯不前,漸漸被迷霧所包裹而尋找不到方向。

 

 

從照片所記錄的角度,重新審視這個兩個人生旅程,寓示著啟程於歸程。前者是與生俱來的純粹而無邪,以日常生活中的平凡簡單而感受人生的喜怒哀樂;後者則是經歷了人生的潮起潮落,歸於人生的末尾階段而獨有的一份「老小孩」。兩者給予自身的思考,從稚齡到老齡的轉變,如警鐘提醒我切勿單以從自身角度出發,因嘗試以孩童的感受力面對生活,以老者的心態為人處事。兩者相互配合,或許能相得益彰。

 

取景窗內的時間是屬於我的思考時間,取景器內刻畫的是映入我腦海的影像。觀察,發現,抽離以及感受自己的內在,或許這是一個不錯的方向。

 

 

這一天閒逛日記裡,我三次「偶遇」兩位「老友鬼鬼」拄著拐杖和雨傘在公園裡散步。

 

第一次,兩位老者慢悠悠的,不急不慢地討論著林子裏的花草樹木,鳥鳴聲掩蓋了他們的聲音。柔和的午後,他們似乎不知道遠處有一個女孩正在偷偷的注視他們。或許,未來的我和摯友們的生活也該是如此休閒自在。

 

 

第二次,我閒逛在高處的草皮上,兩位老者還是一步一步的行走著,一前一後,不緊不慢。也許呀,人生的步調也是如此吧!以自身的緩慢而調整狀態。

 

 

第三次的「偶遇」似乎也不是偶遇了。我正準備離開公園的時候,再次眼尖地發現兩位老人家已經準備坐在公園的長椅上休息了。我會心一笑舉起了相機,看向取景窗內的老人家已經發現了我,平靜的看著拍攝的我,點頭擺好姿勢。有趣的,於不同時段的相遇,成為了我這一天的拍攝「小幸運」。

 

Jacinthe.H

躁鬱症患者,精神健康倡議者。以攝影及文字作為渠道表達來自內心世界的畫面。她希望透過分享自己治癒道路上的點滴,給予同路人一份鼓勵。

 

留低你的心聲或筆記

登入或成為會員,將開通筆記功能留下你的心聲。

更多文章

【講座重溫】與精神科醫生對談 – 拆解情緒病

利民會《愛家聯盟》計劃邀請了不同嘉賓為大家剖析不同精神健康議題。 上次講座,由具有50年行醫經驗的精神科醫生陳嘉璐與社工陳學敏姑娘一同解開了關於思覺失調/精神分裂的一些誤解及迷思。今次講座,聽眾反應更為熱烈,內容除了簡介情緒病,更由聽眾提出網絡上未必容易搜尋到的情緒病問題及迷思,由陳嘉璐醫生即席解答問題及聽眾真實個案裡的疑難。

[HK01專訪] 遺物整理師明泰公開抑鬱症經歷盼去污名化:抑鬱症可能是善良的病

遺物整理師明泰近年在社交平台分享自身清理凶宅、整理先人遺物的過程及故事,更開設社企「人生事 Lives Are」推廣生死教育,近年他眼見不少社會事件及新聞底下都出現對精神病患者「惡言」、誤解等的留言,決定於社交平台分享自身抑鬱症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