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文在現在的公司工作了五年,因為長期工作過勞而頭暈,心情上亦十分焦慮、抑鬱。雖然他知道自己瀕臨崩潰,但不知要以何種原因請假,反覆思量後決定向上司撒謊,以腸胃炎為由請假一天。上司慰問了偉文幾句,偉文就感到更為內疚、自責,更開始對明天上班感到焦慮,放假仍無法好好放鬆。你也嘗試過有相似的經驗嗎?
偉文感到十分灰心,他問自己:「我就是一個天生那麼容易焦慮的人嗎?難道沒有辦法改變嗎?」
焦慮是情緒的其中一種,想知道焦慮能否改變,我們可以先看看情緒到底是怎樣出現的。
有學者主張情緒是天生的,不同的情緒在演化上已經對應了不同的生理變化,有增加生存機會的功能,例如害怕時僵住或逃離,生氣時出現準備攻擊的狀態,這樣代表偉文的大腦會自動跑出各焦慮、害怕的情緒,而他只能一直承受這些情緒帶來的感受。
但如果情緒真的只是天生的,由腦部、身體系統內建,那麼全人類不就應該有相同的情況感覺嗎? 那麼為甚麼皺眉頭在某些人眼中是憤怒,在某些人眼中比較像是苦惱? 這些差異其實也反映出另一個可能性:情緒是由人持續創造出來的,而社會環境、 文化都是重要的元素。
舉過例子,如生活在強調「OURS(我們的)」情緒的文化中的人,會習慣根據團體之間發生的事來推斷情緒,而不是由個人想法而建立的。所以當偉文請假時,專注的考量是自己請假會如何加重同事負擔,又或是如上司知道他說謊後可能會生氣,所以就令偉文收到上司慰問後,更感到內疚又焦慮。
但如較受「MINE(我的)」情緒文化影響,更多考量的是個人感受,例如偉文會比較著重自己近日為何會如此抑鬱,請假對自己帶來的改變,因為他的情緒並沒有那麼內疚及焦慮,更多的可能是一種清楚了解自己感受的安心。
又如芭蒂亞 (2023)提出,「羞恥」在台灣是知分寸、懂進退的美德,在美國卻代表個人社交意義上的失敗;又或是在職場,「憤怒」有時讓男性談到更好的薪水,但對女性的求職卻毫無幫助。
所以根據建構情緒模型(constructed emotion model)(註:由Lisa Feldman Barrett提出),情緒不是只由外部事件自動觸發,大腦是會根據學習和經驗不斷預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包括根據社會環境、文化背景、過去經歷、身體感覺等元素,之後大腦就像一個魔術師,創造出真實的情緒體驗,。我們有時可能因為感受十分真實,而覺得自己的情緒模式永遠都是一樣,亦誤會了其他人也會有相同的情緒。
對個人而言,我們的情緒其實是一個每時每刻都在變化的過程,因學習和經驗而變化。對與他人情緒互動而言,就好像在舞池裡共舞,我們與周遭的人很可能聽見的是不同的音樂,因而踏著不同的舞步。
參考資料:
Barret, E. (2017), How Emotions Are Made: The Secret Life of the Brain. London: Macmillan. See also http://bit.ly/2zBjzot
史提夫.海恩斯 (Steve Haines)著 , 蘇菲.斯坦汀 (Sophie Standing)繪,駱香潔譯 (2019), 焦慮的修復練習. 遠足事業文化有限公司.
芭蒂亞.梅斯基塔著 , 王年愷譯 (2023),情緒,無法翻譯:從文化心理學出發,探索情緒如何被創造,以及在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 臉譜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