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重溫:負面童年經驗(ACE)
負面童年經驗(簡稱ACE)指兒童面對的重大壓力事件,研究發現ACE會造成對兒童的腦部發展造成長遠的負面影響,從而導致身心疾病:
虐待
- 身體虐待
- 精神虐待
- 性虐待
忽視
- 生理忽視
- 情感忽視
功能失調的家庭
- 父母離婚
- 家暴
- 物質濫用
- 親戚坐牢
- 精神病
社區水平的逆境
- 欺凌
- 寄養家庭
- 不良鄰舍
- 社區暴力
- 歧視
為什麼童年那麼重要?我們一起來看看:
為什麼童年大腦發展這麼重要?
大家常常聽到三歲定八十、負面童年經驗(ACE)可以影響一生⋯⋯但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童年那麼重要呢?以下我會用可愛的比喻來解釋喔:
腦部架構
童年期的慢性壓力和導致大腦結構的變化
神經可塑性
ACE在神經可塑性最高的時期發生
神經修剪
ACE導致不正確的修剪或過度修剪
表觀遺傳
童年時期的壓力經歷可能改變表觀基因組
腦部架構:層層疊
首先,從剛出生的那一刻起,孩子就會逐漸建立腦部架構,複雜度會隨著年齡增加。但如果孩子遇上ACE的話,大腦就會無法好好建立基礎:
正常發展: 一步步地從簡單技能發展到複雜技能,非常穩定
ACE: 因為基礎不穩,所以要發展更複雜的技能就很困難
神經可塑性:魚膠粉
另一個原因是ACE發生在童年,幼年大腦的適應性和改變能力非常高,但成年後大腦結構已經相對固定,很難再改變童年時學習的不良模式:
打個比方,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試過用魚膠粉來製作果凍?
當魚膠粉還沒冷卻時,要改變形狀很簡單 -> 但隨著時間過去會越來越難,直到完全固定
同理,年紀越小的時候,腦部的可塑性就越強,反之亦然:
在童年的時候,要改變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 長大後這些固有的神經網路就會變得根深蒂固
神經修剪:修剪花苞
接著,童年經驗可以決定哪些神經連結會被保留下來。從出生到5歲大腦會進行神經修剪,孩子經常使用的神經連結會被留下,反之亦然:
請想像你的大腦是一個盆栽
一開始盆栽上有很多花苞 -> 但花苞過多會導致營養不良 -> 所以園丁會定期修剪花苞 -> 只有部分健康的花苞留下來 -> 嬰兒神經元連結會比需要的多 -> 連結過多會影響大腦的工作效率 -> 大腦頻繁地剪掉不常使用的連結 -> 只有經常使用的連結留下來
由此可見,幼年經驗對大腦發展有決定性影響。
表觀遺傳:基因投票箱
然後,童年經歷也會影響基因表達。我們可以把基因想像成投票箱,而童年經歷會決定這些投票箱中的選票數量,決定哪些基因應該被啓動:
每次孩子遇到不同經驗時,就等同是在投票箱裏投了一票:
獲得愛與關懷 -> 神經營養因子 (BDNF) +1票 -> 減少抑鬱風險
正面社交互動 -> 社交基因 (OXTR) +1票 -> 提高情緒感知能力
父母頻繁吵架 -> 壓力反應基因 (CRH) +1票 -> 壓力反應過激
精神虐待 -> 情緒調節基因 (MAOA) -1票 -> 情緒病風險增加
從童年陰影復原的四個步驟
現在我們了解到童年腦部發展的重要性後,到底我們應該怎樣做來幫助自己呢?
01 認識什麼是ACE和認識ACE帶來的重大影響
有助於你明白你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並非你的錯
02 將你過去的經歷和現在的困境聯繫起來
幫助你更清楚地理解和洞察自己的模式和反應
03 認識到你現在的行為是對創傷的常見反應
讓你能夠放下羞恥心,學會接納和同理自己
05 對現在的思想、情緒和行為有深切的理解
讓你能尋找能針對性幫助你改善心理健康的方法
04明白過去無法改變,但你有能力塑造未來
積極地參與心理治療、自我照顧和建立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