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要多遠才能進入你的心
還要多久才能和你接近
咫尺遠近卻無法靠近的那個人
要怎麼探尋 要多麼幸運
才敢讓你發覺你並不孤寂
當我還可以再跟你飛行
環遊是無趣 至少可以
陪著你
《水星記》郭頂
每次聽到《水星記》,都會深深感受到這段尤如水星和太陽的關係中的無奈:一個人努力想要靠近對方,另一個人卻總是與他錯開,重覆著自己孤單的軌跡,而看著對方不敢打擾的那方其實同樣也是如此孤單。
這首歌對你來說有共鳴嗎?你會否曾是其中一方的角色,甚至經常擔當這樣的角色?我們真的只可以一輩子重覆固定的軌跡航行嗎?我們或可以從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了解自己人際關係模式,John Bowlby(1907–1990)提出的依附理論藉人早期與照顧者的依附經驗來推演長大後人際關係模式,當嬰兒能從照顧者身上取得安全感,就能自在地探索環境,反之可能會激發他們運用依附策略來降低感受到的威脅感,包括逃避自身的需求、誇大需求。而我們在這些互動過程中漸漸地形成對自我和對他人的認識,即使我們長大成人,當安全感未被滿足時,我們會擔心自己是否是值得被愛的,以及他人是否會愛我們,並再次採取上述的依附策略。
這個理論其後不斷發展,Kim Bartholome和Leonard Horowitz在1991年提出了成人依附型態模式(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將成人人際關係中的關係狀態分為四種。
安全型依附(secure)
- 自我價值感高,並認為他人是可以信任的
- 對於獨自一人、被拒絕並不感到擔心
- 期望與他人互相支持,較願意坦承分享自己感受,亦會適時求助
焦慮型依附(preoccupied)
- 自我價值感較低,認為自己不值得被他人所愛,對他人則有較正面的觀點,
- 常將注意力集中在他人身上,不斷尋求他人認同,自主性較低
- 害怕被他人拒絕,非常期望他人接納自己,反而可能導致關係耗損
防衛型依附(dismissing-avoidant)
- 自我價值感高,但認為他人不值得信任或沒有價值
- 重視自主性,避免因與他人親近而受傷,較不喜歡依賴他人,及不輕易展現脆弱的地方,壓抑自我對痛苦的覺察
- 容易與他人關係疏離
逃避型依附(fearful-avoidant)
- 對自我及他人都沒有信心
- 難以展示自我
- 為了保護自己免受預期中的拒絕而受傷,因此害怕與他人建立關係,面對壓力時會逃避,難以藉他人回饋而自我修正
看完上述四種依附形態,你可能已想像到不同型態的人碰上會有何化學作用,兩個如果焦慮依附的人交往,可能會不斷吵架但又離不開對方;逃避型依附的人可能因被熱情的焦慮型吸引,但逃避的習慣卻無法滿足焦慮依附對愛的需求,並因此感到窒息,這樣說下去難道只有安全型依附才可以有一段健康的關係嗎?
了解自己的依附形態,並不是為了批判自己,記得我們會發展出特定依附模式,都是以往為了讓自己感到安全的策略,只是我們亦要提醒自己:現在的自己可以作出不同的選擇,我們每個人不只有一種依附形態,而依附形態是會隨著對象、歷練而改變的,認識自己的依附形態有助於了解我們在關係中的界線與喜好,獲得這些認知和感受可幫助我們與對方釐清問題與期望,例如親密與自主的程度、建立安全感的方法、溝通方式,一步一步找出讓大家可以接受的相處方式。
參考資料
Bartholomew, K., & Horowitz, L. M. (1991) . 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 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 226-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