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病患者的工作建議

發佈日期 2023 年 11 月 20 日

情緒病患者的工作建議 

患病的你需要學會做減法的生活 

幾個星期前,你被診斷為情緒病患者,並開始接受心理治療和服藥。 

可是你很快就發現了一邊面對著症狀和副作用,一邊要正常工作,真的特別困難。 

看著自己的表現比以前差了這麼多,你感到特別愧疚,覺得自己很沒用…到底患上情緒病後還要怎樣應付工作的重擔,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減法生活 

重點一:減少對自己的期望 

雖然我們患上了情緒病,但是我們很容易忘記自己病人的身分,依然對自己有著很高的期望,工作表現不如過往或其他人時就會自我批判: 

 不停怪責自己為什麼工作表現比以前差了很多 

 ↓

自我批判導致壓力增加,結果表現變得更差 

V.S. 

降低對自己的期望,跟自己說能夠工作已經很棒了 

 ↓

給自己空間和時間休息,反而能更快復原 

 

舉例,如果一個人骨折了,因而不得不坐輪椅,你會不會怪那個人為甚麼無法走得像以前一樣快?同理,你是一個病人,表現不如過往是很正常的,不必怪責自己。 

重點二:減少行程和任務 

 

患上情緒病之後,我們常常容易出現各種緊急意外,例如突然病發導致無法工作,或是被副作用導致工作效率下降,這時候緩衝空間就很重要: 

 

總給自己安排很忙碌的行程或緊迫的截止日期 

 ↓

一旦突然病發就會全部需要延誤或取消 

V.S.  

預留大量緩衝空間,例如預留雙倍時間工作 

 ↓

就算出現意外,也不會太影響原來的工作安排 

 

患病之後意外真的很多,可能早上還是好好的,下午就因為病發而什麼都做不了,所以我一般都不會把行程或待辦清單安排得太滿,讓自己有足夠的緩衝空間哦! 

重點三:減少新計劃或目標 

 

有時我們可能突然遇到很棒的機會(例如工作邀約),但是這時候要記得自己在養病,很難同時應付這麼多的新計劃,不然很容易壓力太大哦: 

 

雖然患病了,還訂立了很多新目標和新計劃 

 ↓

無法應付這麼多活動,結果壓力大到情緒崩潰 

V.S. 

明白自己現在需要養病,所以只專注少量目標 

 ↓

等到病情轉好之後,自然就有能力追求更多目標 

 

作為一個很有目標的人,我完全明白那種不想錯過好機會的感覺,總覺得拒絕好像很可惜,但是這樣真的很容易導致病情惡化,所以還是要先把養病當成第一位哦! 

重點四:減少對休息時間的犧牲 

 

在繁忙的大都市裡,我們常常會有犧牲娛樂和休息時間的壞習慣,例如今天工作效率不佳,可能就想用熬夜加班來補上,但這樣只會有反效果: 

 

想要犧牲休息和娛樂時間來增加做其他事的時間 

 ↓

缺乏休息會導致病情加重,更難完成想做的事 

V.S. 

雖然有很多需要做的事,但明白休息還是第一位 

 ↓

充足的休息令你更有能力應付不同的目標 

 

當然我明白休息時間跟工作性質或環境有關,但是在可控的範圍內,還是要盡量不要犧牲休息。記得,心理健康是一切的本錢,你要養好病才有能力做其他事哦! 

重點五:學會說不,減少不必要任務 

 

有些患者因爲對工作很重視,所以可能常常都會主動揹下跟自己無關的任務,或是不敢對別人的要求說不,但是這可能會導致病情百上加斤: 

 

因爲不好意思拒絕而承擔了很多額外的任務 

 ↓

結果加重病情,答應下來的事情也沒法做好 

V.S. 

有必要時需要學會説不,不要什麽都答應下來 

 ↓

每天需要應付的工作沒那麽多,能夠好好休息 

 

我明白有時候要開口拒絕真的很可怕,或是可能處於很難說不的環境,但是患病時我們能應付的工作量比以前少了很多,所以可以的話還是盡量禮貌拒絕吧! 

重點六:跟學校/公司坦白病情 

因為擔心別人的目光,很多情緒病患者不會選擇告訴公司自己患病一事,但我建議如果狀況真的太差,為了避免誤會,還是早點坦白更好 

 

雖然病情已經嚴重影響工作,但是不敢坦白 

 ↓

被上司誤會是不負責任或是工作能力不佳 

V.S. 

好好跟公司溝通自己患上情緒病的事情 

 ↓

公司預先知道你的情況,就不會那麽容易誤會 

 

我絕對明白職場對於患者還是充滿著歧視,但如果病情很嚴重的話,我建議還是早點坦白為佳,因為等到最後一秒才說,很容易被認爲是找藉口,反而帶來誤會。 

重點七:考慮休息或轉換工作 

最後,如果以上的事情都做了,但還是無法應付工作的壓力,不妨考慮選擇轉換到壓力較小的工作環境,甚至考慮可以先休息幾個月再工作: 

 

處於壓力的工作環境,整天都戰戰競競 

 ↓

長期都處於壓力之下,導致無法好好養病 

V.S. 

選擇適合的工作,甚至可以考慮休息 

 ↓

休息才可以走更長遠的路,不強迫自己 

 

請記得,轉職或休息不等於放棄或沒有意志力,而是只是給自己一個喘息的空間,讓自己不用被日常的工作壓力淹沒,而是有機會專注在療癒上。 

留低你的心聲或筆記

登入或成為會員,將開通筆記功能留下你的心聲。

更多文章

RTHK節目|精神健康月:照顧者分享如何連繫身邊人

愈來愈多人懂得愛惜自己、照顧自己精神健康的重心性,而今年的精神健康月主題是「連繫身邊人」。今天兩位照顧者—淑貞及Ivy分享照顧患有精神病親人的經歷,提醒大家在照顧他人嘅同時,也不能忽略自身感受。 利民會社工蘇姑娘亦分享利民會的服務,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互相支持,並關注自己的精神健康。